历年来,马来西亚股市都是看人家的脸色,尤其是美国股市。
美国股市起,隔天马股多数也会跟着起;
反之,美股跌,马股随之也跌。
自从2007年次级房贷风暴后,全球股市与经济陷入衰退,
马股虽然跟随大师走势,但是‘行动’或‘反应’也比别人慢一拍,
怎么说呢?
马股之所以能够涨至1500点,这些都是需要靠外资才能支撑的。
单靠本地政府与基金,就像现在要支撑到1100点,想必都很难~
当外资想要流入亚洲是,通常都会选择金融中心,如香港,新加坡,日本等。。。
若是设厂的话,中国将会是优先考虑。
所以,一般这些国家的股市会优先大起,随后才被考虑的马来西亚,股市也只能随后跟起,这就造成了马股慢班拍的现象,而且涨幅也比较小。
另一方面,当外资欲流出亚洲时,主要资金也将从香港等地区流出,因此造成亚洲主要区域股市暴跌。
而‘配角’马来西亚,也随之跟跌,其跌幅通常也比较小,皆因外资投资额不大。
自古以来,马来西亚为什么会成为‘跟屁虫’?主要原因就是马股缺乏竞争能力。
新经济政策里,上市公司的30%股权必须由土著持有,这将造成投资者对马股失望,因为非土著投资者辛苦打拼的收获被迫与土著分享,而且30%不是小数额!
此外,假设外资公司寻求上市时,会考虑到马股欠缺竞争能力,市场pe仅达15倍;反之在中国上市的话,pe一般都可以达到25倍,若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?
自从4月以来,随着新首相效应,‘迷你’预算案,相信国内基把股市炒起来,元气消耗不少;接着放宽上市条件,增加派发外资银行的准证,让外资持股限制高达70%等,这种种措施明显的就是要吸引外资进来支撑马股。
如今政府更宣布令人大跌眼镜的措施:废除土著持股30%制,这些措施对马股短期发展是好事,投资者当然高兴啦。
不过,附带条件是,IPO的25%公众持股必须分配给土著,这将会让IPO的公司面对部分小问题,但结果应该能刺激股价。
一连那么多好消息与措施,相信马股这一波肯要超越1600点,并不是难事。
可是长期来看,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。
吸引外资进来,让股市波动更大,充其量马股只是步美国股市的后尘,但是马股上市公司的品质将会大大减低,最后沦落到一个拥有许多烂公司上市让人们炒作的股市罢了。
未来的日子,假设其他亚洲或东亚国家经济重振与复苏后,马股这个没品质的国家,恐怕难以立足啊~
短期的快乐,相信起码可以维持2,3年吧~
之后,我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,大家拭目以待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