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)馬來西亞鋼廠(MASTEEL,5098,主板工業產品組)再投資3億令吉在巴生從事下游鋼鐵產品活動,預料國外對其營業額貢獻未來2年達到65%。
這間公司董事經理拿督斯里戴賢龍披露,其鋼鐵下游生產活動也將於兩年營運後增長至佔營業額的75%至80%,並逐步達到近100%。
馬來西亞鋼廠原本欲在東盟進行投資,但在政府最近推出更為親商政策,提高多種優惠吸資與改變公共領域傳輸系統後,這間公司最終決定改在大馬再投資。
再投資提供400就業機會
他週三(4月14日)陪同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拿督耶谷沙岸一行人,訪視位於巴生武吉拉惹工業區的廠房後說,預料未來的再投資為至少400名工程師與熟練員工提供就業機會。
他表示:“在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領導下,已顯示了親商環境,這給予更大信心,我們未來也將準備在國內繼續投資。”
戴賢龍說,在投資於上述新廠房上,這間公司獲資津貼稅務扣除和再投資津貼,有關津貼將使公司獲取更多現金,並從初期的投資拿回投資成本。
馬來西亞鋼廠在八打靈再工廠也生產鋼條,產能為35萬公噸,部份出口至澳洲至紐西蘭。
他說,目前的新投資,是把剩餘的鋼坯加工為盤圓,因為鋼坯出口,只能賣得低價。
鐵礦砂漲價衝擊不大
提到鐵礦砂價格上漲90%對這間公司的衝擊,他說,基於這間公司原料為非鐵礦砂,而是廢鐵為原料,廢鐵原料只上漲25%,因此對這間公司衝擊並不大,可說幸免於此衝擊。
他披露,東南亞地區的鋼坯價格每公噸漲價90美元(約馬幣295令吉)至640美元(約馬幣2080令吉),因此鐵廠需調高70-80美元(約馬幣250令吉),才能緩衝高鐵礦砂價格的衝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