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8, 2011

QL董事经理谢松坤的成功经历

一定要完成大型工程,才算得上成功吗?才会有成就感吗?。
非也……每天做好应做的事,就算成功;完成了,就能为自己带来一份快乐;很多小成就感累积起来,就成了大成就感,就是如此简单!
全利资源董事经理谢松坤的成功哲学,就是如此简单。 来自沙白安南县双武龙小渔村,谢松坤家中共有14个兄弟姐妹,家里是以捕鱼和经营与鱼相关的小生意。 “由于家境贫困,我的大哥、二哥,小学还未毕业,就去帮父亲捕鱼。但排行第三的我,却很幸运地有机会继续念书,所以我就‘一口气’地念到大学毕业!” 学成归来时,他发现弟弟们小学还没有毕业,就跟随父亲去捕鱼了,因为家里没有能力让更多孩子上学。 因此,谢松坤决定创业,回馈家里的所有人。
当年是1984年,为了让家人参与其生意,谢松坤向家人建议经营一些大家都熟习的行业,即与渔村息息相关的业务,包括海产加工、饲养家禽和种植业。 由于缺乏资金,他的生意是以最低点出发的。 “记得在创业初期时,我们没有工厂,我们到海边收集海滩上的贝壳,晒干后卖给饲料厂。” 当时,谢家也通过帮别人将鱼粉卖给饲料厂,从事简单且省成本的贸易活动。 累积了足够的资金后,谢家在1987年正式成立全利资源,专注上述三大业务,发展至今日的规模。 八字箴言创造价值 说到管理哲学,谢松坤沉思了一下便说,做事要集中! “我们需要有一个集中点,不能朝三暮四。” 还有,就是走正直的途径。“或许,使用正直路线,进展的速度会比较慢。不过,‘正’,就是走信誉的路线,却能建立商誉。” “全利资源的路线,是比较踏实的,即慢慢建立信誉,进而取得商业伙伴的支持。” 说着说着,他从桌面上抽出了一张文件,念出了“诚信、双赢、团队、创新”这“八字箴言”,原来,这就是全利资源的企业价值。 指着‘双赢’,他说:“这是‘全利’名称的由来;‘全利’是我取的,打从第一天开始,我就希望让全部人都有利益,以达致全赢的局面!” 曾有人误将‘全利’念成‘金利’,他听了急忙解释:“我们是‘少了两点’的全利,不是听起来很粗俗的金利!” 接下来,他把手指移向‘团队’说道,整个公司犹如一个合唱团,讲究的是团队精神,任何事情都需抛开个人主义,从总体的利益出发。 最后,创新,是传统行业的挑战,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元素。
协同效应 提高绩效 聊到竞争力,谢松坤将全利资源的业务形容为“没什么了不起、平平凡凡,有很多人在做”的一种传统行业,再反问:“我们应该如何与众不同,并年年成长呢?” “模式是很重要的,就我这三块生意来说,它们都拥有着一定的协同效应(synergy effect)。” 他举例,棕油业有很多没有什么价值的副产品,经过改造后,它们可成为饲料用来养鸡,这就是协同效用! 再来,就是品质独特的鱼粉,也可以带动饲料。 “除了协同效用,业务的互补也非常重要。比方说,禽流感时期,人们自然会减少食用鸡鸭,但人们却会转吃鱼肉和海产,而这也是这种生意模式的好处。” 此外,效率也不容忽略,效率可称为绩效,怎么说呢? “别人以1吨的饲料能生产7千个鸡蛋,但你可能只有6千个鸡蛋。这就表示,你没有那个绩效!” 别小看农夫 “绩效和用心经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,我们必须专注,做该做的事。否则,我们不但没有绩效,反而影响公司成本。” 同时,技巧也扮演着重角,即使是养鸡,还是捕鱼,都得有技巧,这是一个成功的秘诀。所以说,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东西,若能精益求精,掌握绩效的秘诀,就可以处于不败之地! 他笑着说,“你可别小看鸡农和渔夫哦!” 热心教育从不言倦 1972年于马来亚大学毕业后,谢松坤曾是一名教师。 “由于数学科的表现不错,当时的大学教授邀我留在大学当助教。” 数个月后,他转到玛拉工艺大学(UiTM)当教授,这一当,就当了10年(由1974年至1984年)。
为了创业,他离开了教学领域,虽然已不再为教育服务,但他对教育事业仍然情深义重。 在1986年,谢松坤和友人共创英迪集团。 “当时成立英迪,主要为大马华人教育界,开辟更多外国升学的管道。” 他说,通过英迪的双联课程,国人能以更低的开销到外国深造。 除了英迪,热心于华教的他,也是巴生滨华独中的董事。 “虽然管理独中并不容易,更需花费不少金钱和时间,但最终能让教育界受惠,很值得。” 免息贷款造福渔民 商界皆大力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,也是谢松坤着重的一个部份。 “我们必须确定业务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。从事这行业,我们的确为乡村制造不少就业机会。” 在乡村,特别是渔村,许多妇女都没有工作,只能待在家。随着全利资源设厂,为她们制造就业机会,从事平时她们都熟悉的工作。” 自从在亚庇斗亚兰设一家工厂后,当地原本只靠织亚达过活的妇人,有机会取得更高工资的工作。 “她们开始是骑脚踏车来上班,但现在,却已转用骑电单车!” 另外,该公司也为渔村内的渔民提供免息贷款。“至今,我们给渔民的免息贷款已高达2千万令吉,有数百个渔民受惠。” “这贷款的条件很简单,就是我们贷款给他们,他们再将捕获的鱼卖给我们,以慢慢地扣帐。若他们之后不愿再卖鱼给我们,他们则必须向另一个买家索取资金来还给我们。” 他直说,这种贷款,对于渔民来说,的确带来不少帮助。 “提升捕鱼设备,需要很大的资金,但由于这贷款是无抵押的,银行都不愿贷款。” 晨运阅读纾解压力 生活如此忙碌,谢松坤究竟是如何解压的呢? “无论是自己的事业,或者是学校的工作,时间分配,是很重要的。同时,我们要懂得授权,某些事情是可以让其他人去处理,不是任何事情都必须亲历亲为。” 关于纾解压力,他笑说:“还好啦!我至今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,每逢周日仍可以过得很舒服。” 他不是个喜欢打球的人,但却热爱晨跑。 “我向来都有晨运的习惯,工作再忙碌,早上6至7点之间总会有空档的时间吧,我就利用这时间晨运。” 欲做晨运,也必须有早睡的习惯。因此,他都会尽量减少晚间的应酬,好让自己有充足的睡眠。 此外,他最爱阅读,并偏爱与哲学及管理相关的书刊。 他认为,人需要求不断上进,学习新的知识。 “我不只自己要学,也鼓励他人一起学习。” 因此,尽管已有能力为别人讲授知识,但谢松坤不时也会参加一些课程,更不忘培训员工。 回家吃饭不许打扰 认识谢松坤的人应该都知道,除非是必须出席的晚宴,重视家人的他,每周至少有5天会回家吃晚餐。 他常跟友人和商业伙伴这么说:“一起吃午餐可以,生意可在午餐谈,但吃晚餐就免了。因为我要回家,家庭啊,要照顾好!” 他笑道,久而久之,很多人就懂他的“款” ,晚上都不会打扰他! 此外,对他来说,每逢周末都是家庭日。所以,任何工作、会议,他都尽量安排在工作日。 “我每周坚持要有陪伴家人的时间,也会定期和家人去旅行,每年至少3次。” 连年获股东创值奖 在谢松坤的管理下,土生土长的全利资源连续5届(2002年至2006年)获得毕马威股东创值奖(KPMG Shareholder Value Award)。 这奖项是以公司每年所带来的经济盈利(economy profit)来衡量,即将每年的盈利扣除银行贷款利息、税务和股东成本后,所为社会和股东带来的价值。 除了晋入百强,全利资源也曾数度蝉联该奖的农渔业股东价值奖的冠亚军;而该公司今年再度夺得这奖的亚军宝座,在百强则名列第68。 “农基业务是需要高资金来经营的业务,在百强内是很难达致高排名,所以今年能再度进入百强和渔业股东价值奖亚军,我们已深感荣耀。”
自定义搜索